欢迎进入鼎业律师事务所官网!
已被浏览次 发布时间:2017-08-15 来源:知识产权报
“质量高于一切”,这句话用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适用的。质量是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发展活力的支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专利申请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明专利申请保持了每年10%以上的增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同时,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对知识产权质量提出的明确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多策并举提升专利质量,推动专利数量和质量协调发展,加快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
“专利质量是加强专利保护、实施专利交易转化的重要基础,提高专利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创造正在从以往的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提升转型。只有通过提高专利质量,才能进一步突出知识产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提供更多创新动力。”有关专家表示。
政策引导促活力
专利质量是彰显创新驱动发展质量效益的核心指标之一,是保障知识产权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是夯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基础。然而,与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还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专利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专利质量高度重视。201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量增质更优”成为在部署知识产权创造工作中的“关键词”。
2015年底,《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提出要提升知识产权附加值和国际影响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核心专利。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中,也将提高知识产权质量效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以部署。
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确立了“质量取胜、数量布局”的工作导向,在继续保持专利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专利的质量上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专利的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效率审查、高规格授予。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逐步将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比、发明专利授权率、PCT专利申请量、专利维持率等指标纳入区域专利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突出区域专利评价工作的专利申请质量导向。
专利资助政策也以扶优扶强为导向,在不断提高投入产出绩效的基础上,加大专利专项资助资金规模,将资助重点由一般资助转向专项资助。同时,开始动态监测专利的申请活动,加强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信息反馈联动机制和工作约谈机制,实现专利信息的快速反馈、快速响应。
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并实施了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围绕专利的申请、代理、审查、保护以及运用等重要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多策并举提升专利质量。
从政策引导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和督促地方健全质量导向的专利政策,尽快实现从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向对专利授权的资助转变,由以往更多地促进专利数量增长向主要促进专利质量提升转变。在提高专利审查质量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成立专利审查质量评价组和非正常专利申请监控组,聘请专利审查质量监督员,加强专利审查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形成审查质量内外双监督机制,强化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的监控,确保专利申请和审查工作在有效的监控机制下运行,确保对每一件专利申请都做到授权有理、驳回有据、客观公正、标准统一。专利代理是知识产权创造全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专利代理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专利申请质量。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专利代理行业监管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大对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的执业诚信信息披露力度,严格行业监管,强化行业自律,促进专利代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建立专利代理机构非正常申请约谈制度,及时反馈专利代理质量评价信息,对存在非正常申请的专利代理机构和地方及时进行约谈,对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予以惩戒,杜绝代理非正常专利的申请。
突出运用显价值
如果说政策导向上是为了强化对提高专利质量的正向引导,那么通过有效的专利运用,则是形成对专利质量的客观评价和正向激励。通过将专利质量的高低与运用效益的水平相关联,突出专利质量对专利的转化运用等专利价值的支撑作用。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每年评选的中国专利奖近年来更加注重对专利质量和综合运用效益的评价,突出了专利的质量导向,更加注重专利的技术先进性,强调专利运用的实际效益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贡献、对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尤其是近五年,无论从技术含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等各个方面,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新的提升。据统计,近6届中国专利奖中有145件专利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及中国外观设计金奖,新增利润1621亿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改进了专利统计口径和公布数据的方式,更多地体现了专利质量的因素,引导地方更加重视专利质量。“对专利统计数据公开内容进行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专利质量,更好地发挥专利统计指标的创新导向作用。”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专利统计数据公开内容的调整,有利于引导申请人合理利用专利制度,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创新水平和能力,也有利于优化专利审查资源配置,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我国专利创造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局面。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2.7万件,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9件,较“十二五”期末提高2.6件,向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的指标目标稳步前进。发明专利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申请在全部专利申请中的比例保持在40%左右,企业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比例均达到6成以上。我国申请人向外专利申请增势强劲,涌现了一批注重并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企业,带动我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2017年上半年,我国申请人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达到2万件,同比增速15.3%,
“通过对创造、申请、审查等阶段的严格把关,从各个环节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将会有效带动后续的保护和运营等链条的发展。”中南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何炼红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高专利的转化率实施率,更好地实现专利的价值,促进专利质量的提升,努力推动知识产权创造由多向优、由大到强转变,实现专利数量质量协调发展,夯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基础。(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康)
鼎业咨讯
咨询索引